我国的经济在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印刷设备也在不断的成长与进步。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使得我国的印刷设备存在着发展格局不合理、发展方式较落后等问题。因此,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印刷设备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产品结构的差距
我国的高、中、低档比例不合理。低端设备生产能力过剩,中端设备生产能力基本满足需求,高端设备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存在高效设备和相对低效设备比例不合理。我国凹印、柔印已经实现了高效的卷筒纸印刷机为主,相对低效的单张纸印刷机为辅的转变。但占印刷业产值约80%的胶印机却一直是单张纸胶印机为主,卷筒纸胶印机为辅。而所有发达国家都是以卷筒纸胶印机为主,单张纸胶印机为次的格局。因此,这可能是造成我国印刷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我国单张纸胶印机和卷筒纸胶印机的比例不合理,需要大力发展既高效又方便灵活的卷筒纸胶印机,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2)产业集中、科研创新能力的差距
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全国600家印刷设备厂商的销售额还不及国外一个大的印刷设备厂商的销售额。同时,我国印刷设备厂商的科研投入少,如德国印刷设备厂商的科研投入占销售额的8%,而我国大部分厂商投入低于销售额的4%。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印刷设备的科研能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弱。主要先进技术、核心技术不掌握,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控制关键技术不掌握,缺乏对关键技术的突破能力。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印刷设备水平的快速提高。因此,我国在提高产业集中的同时,要注重科研的不断投入。
(3)智能制造装备和工具工装的差距
我国印刷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差,除了质量管理等问题外,与我国印刷设备制造厂商的智能装备和专用工具工装不足有很大关系。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企业虽然经过多年来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但多数企业只是有关主件采用智能化设备加工,而大量的一般部件,仍然采用一人、一机、一刀的单机加工方式,国外先进企业所有零件普遍采用专业化自动流水生产线,加工效率高,零件质量一致性好,而国内普遍为单机生产作业,加工效率低,稳定性差,通用性低。对于我国的智能制造装备和工具工装,仍然要加强改进。
(4)一些配套零件的差距
我国印刷设备制造商,有些采用的配套零件差,技术水平低,严重影响了印刷设备整体的质量问题。在国外,印刷设备制造商采用的配套产品和零件质量有保证从而保证了印刷设备成品的质量。尤其是重要零部件的品质决定了印刷设备的优劣等次。在印刷设备上使用重要部件的高压风机,一款好品质的高压风机既可以使设备制造厂商提高产品水平,又能够给企业节省大量成本。因此,选择优质配套零件也应该备受关注。
我国的印刷设备现状尽管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随着对整个产业结构的不断的调整、研发的不断投入、技术的创新和有关零件设备的不断提升,我国印刷设备将会很快缩短与发达国家之家的差距。例如,印刷设备配套零件高压风机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质量和技术都达到了先进水平的要求,这将我国的印刷设备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