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印刷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印刷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印刷机械行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1)产业规模快速发展。据统计,“十一五”末期,我国共有印刷装备制造企业600余家,年产值达175亿元人民币,比“十一五”初期累计增长34.6%。
(2)产品结构调整效果明显。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印刷机械行业产品结构得到改善。印刷机械基本实现了高、中、低端品种齐全,中低端设备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要,还有部分出口到了国际市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新产品产值率超过了50%。
(3)行业自主创新取得了新进展,“十一五”期间,部分印刷技术装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代表当代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喷墨数字印刷机、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等高新设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我国还研制成功了喷墨数字印刷机,并成功地将之推向了市场。
(4)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十一五”期间,随着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加工技术手段和检测技术的升级。印刷机械主要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大幅提高。例如,广泛用于各类印刷机械设备上的高压风机,通过不断的研发高压风机在质量和技术上逐步的更新换代。通过高压风机等相关设备零件的开发,大大缩短了印刷设备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产品的标准也逐渐与国际接轨,达到或部分达到国际标准。
“十一五”期间,我国印刷机械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受益于印刷机械行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场不断扩大。但要注意的是,“十二五”同以往任何一次战略规划所面临的内外背景大不相同,不仅面临着人口和资源等缺乏内在压力,同时,面临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新技术、新产业的不断涌现,使得“十二五”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变数最多、国内外形势也最为复杂的阶段。面对这一现状,印刷机械行业业内企业要积极应对,注重培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生产技术,加强企业竞争优势,于此同时印刷机械行业内企业还应全面把握该行业的市场运行态势,不断学习该行业最新生产技术,了解该行业国家政策法规走向,掌握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动态,只有如此才能使企业充分了解该行业的发展动态及自身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并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以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
因此,借鉴“十一五”的经验,面对“十二五”的现实情况,我国印刷机械行业要透视现状、锚定未来、科学规划,不断的寻求技术突破、产业创新、经济发展,为长久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