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装备是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随着科技的快速成长,智能制造装备将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之一。那么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如何呢?
据工信部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产值达3000亿元以上。同年我国新装配工业机器人约8000台。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的预测,2011年中国将新安装各类工业机器人9500台,市场保有量将达到48600台,同比增长24.3%。而且2011整个高档数控机床市场增长显著。1-4月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达7.69万台,同比增长45.1%,增速达到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速(23.4%)的两倍左右,数控化率提高至31.3%。
智能制造装备,是面向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重点包括四大类产品。具体包括,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部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智能专用装备等。其中,智能专用装备主要包括大型智能工程机械、高效农业机械、智能印刷机械、自动化纺织机械、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机械、石油石化机械、煤炭综采机械、冶金机械等各类专用制造装备。在智能化的过程中,可以先实现部分关键部件开始,带动整体的智能化。如,先实现专用于印刷机械和纺织机械的高压风机的自动化、智能化、精益化、绿色化,相继带动整体装备技术水平的提升。
事实上,自2009年5月《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以来,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据了解,考虑到智能装备的战略地位,以及在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持续加大对智能装备研发的财政支持力度,并且还将建立首台装备示范项目保险机制。建立首台装备保险机制是科技金融工作的一大创新,是促进科技与金融合作的重要内容,将有利于国产装备的市场化进程,也将有利于科技企业的产品研发。”有关专家表示,可以肯定“十二五”期间,支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政策将很“给力”。根据《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高端装备的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将达20%以上;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0%以上。这意味着,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年销售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
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和各相关企业共同努力,相信 “十二五”期间机床装备数控化、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而且,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年销售产值将很快实现达到6万亿元的目标。
|